今年公历9月7日,阴历七月十六,进入白露节气。
白露,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秋季第三个节气。时至白露,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,天气渐渐转凉,它是秋季中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节点。
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对“白露”的诠释——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。
白露,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,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,夜晚渐凉,昼夜温差拉大,寒生露凝,这是“白露”名由之一。
01 白露节气的特点
古人把一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月、仲月和季月。白露节气就是孟秋申月的结束,仲秋酉月的开始,是反映大地温度变化的重要节气。
古籍中对“白露”的解释为: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。
意思是说地上的湿气凝结成露水,秋天属金,金是白色的,所以节气叫白露,此时气温开始转凉爽。
俗话说: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”。过了白露和秋分,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冷了。
02 白露三候
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:
一候鸿雁来;二候玄鸟归;三候群鸟养馐
一候鸿雁来
阴气渐重,鸿雁列队向南迁徙,寻找过冬的乐土。
二候玄鸟归
燕子春分时由南向北飞,白露则南飞返乡避寒。
三候群鸟养馐
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,以备过冬。
今年“白露逢单”
农谚中说“白露逢单,地下不干;白露逢双,干谷上仓。”这里的单双指的是月份,比如阴历七月是逢单;如果交节在八月,就是逢双。
所以这句话意思是说,白露在单月份,会阴雨连绵,如果在双月,就代表干旱。
而今年的白露交节是阴历的七月十六,为单月,大概率还会有一段阴雨连绵的天气。
白露习俗
收清露
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上记载:“秋露繁时,以盘收取,煎如饴,令人延年不饥。”
“百草头上秋露,未唏时收取,愈百病,止消渴,令人身轻不饥,肌肉悦泽。”
“百花上露,令人好颜色”。因此,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“仪式”。
饮白露茶
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,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的说法,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,白露前后正是它的生长佳期。
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,不经泡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,给人的感觉刚刚好。轻轻呷一口,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,深受老茶客喜欢。
祭禹王
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。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,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“水路菩萨”。
每年正月初八、清明、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,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,其中又以清明、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,历时一周。
采十样白
在浙江温州一带,尤其是苍南、平阳等地在白露之日有采“十样白”(也有“三样白”的说法)来煨乌骨白毛鸡(或鸭子)的习俗。“十样白”就是十种带“白”字的中草药,如白木槿、白毛苦等中草药。
秋风在降温的同时,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,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“秋燥”,很多人会出现口干、咽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等症状。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。
三宜
宜吃梨
梨具有润燥消风、镇咳止喘、清心降火的作用,可以缓解“秋燥”,醒酒解毒。生梨性凉,脾胃较弱的人,可以熬制成冰糖炖梨水。
宜吃枣
大枣具有宁心安神、益智健脑、增强食欲、抗过敏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,亦可防治高血压、骨质疏松和贫血,是秋季的补养佳品。
宜吃龙眼
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“白露必吃龙眼”。民间的意思是,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。龙眼既可益气补脾,也可养血安神,白露时节服用,还可以治疗贫血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。
三忌
忌赤膊裸体
白露时节气温降低,若风寒配合秋燥,不仅会对肺部造成伤害,严重的还会损伤筋骨,切忌贪凉。
忌吃辣
白露时节,秋燥严重,最容易消耗人体的津液。切忌饮食上的放纵,少吃辛辣食物。
忌过度进补
贴秋膘要适度,秋季,人的脾胃最是虚弱,过度进补易造成消化不良,切忌暴饮暴食。
星座查询 | 万年历 | 本命年 | 生日密码 | 本命佛 | 生命灵数 |
姓名测试 | 姓名配对 | 最佳配对 | 生肖配对 | 血型配对 | 血型与性格 |
智商测试 | 12星座性格 | 关帝灵签 | 观音灵签 | 欧洲星座 | 黄历查询 |
12生肖性格 | 苏珊米勒 | 唐绮阳 | 星座划分 | 星座日期 | 推背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