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神婆星座网

首页 > 民俗文化 > 24节气 > 正文

大暑节气:旺盛运势的指南,万物盛极,好运降临

水玲师傅(作)   星座网   2025-07-21 23:47:22

大暑,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

“暑”这个字,上面的“日”是烈日当空,赤日炎炎;

下面的“者”就是“煮”的本字,

“暑”的意思是天热如煮。

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“暑”,那么“大暑”就是最热、气温最高,天地间热气蒸腾,犹如蒸笼。

注意,今年三伏不一般,做好三件事!

2025年7月22日21:29 进入大暑节气。

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20°,斗指丙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

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

从前面的小暑进入现在的大暑,也意味着是真正最热的时节到了。

古书中说“大者,乃炎热之极也。

暑热程度从小到大,大暑之后便是立秋,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,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。

谚语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。

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。同时,很多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。

大暑三候

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:

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

一候腐草为萤丨萤火虫飞出芳草,溜进山中玩耍去了。

二候土润溽暑丨闷热的天气,就连脚下的泥土都变得温润潮湿起来。

三候大雨时行丨因为极度炎热,所以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,这是向立秋的过渡。

大暑旺运方法

  • 多穿浅色

大暑里穿浅颜色的衣服,可以减少衣服对热量的吸收,这样穿起来比较凉快;而深颜色的衣服则会吸收更多的热量,从玄学讲,此时火土旺,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,淡雅色会降低火土的能量。

  • 养心静坐

易经中描述夏季五行属火。火可令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,地气迅速上升,天地之气相交,植物开花结果,生气勃勃,此时正面能量充足。

火气代表了一种快速上升的气场,而大暑期间,因为天气炎热,使人心情烦躁,很容易冲动,故在处理工作生活,特别是感情问题时,容易意气用事,因而会导致不良后果。

这个时候最宜静心静坐。对心脏最好的养护是做到心平气和,让心静下来。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养好心神,晚睡早起,睡好子午觉。

大暑养生

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中的中伏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,给人们的工作、生产、学习、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,民间有“一岁难过关,唯有三伏天”的说法。

养生重点

“大暑”是一年中天气最热、湿气最重的时节,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“防暑”和“祛湿”

大暑节气人体腠理开泄,暑湿容易乘虚而入,暑湿易扰心神,耗气伤津,体虚之人容易导致中暑等不适。

要注意及时补水,以温开水、茶水,淡盐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,少量多次饮用。可饮用菊花茶、绿豆汤等解暑凉茶。避免暴晒,打伞戴遮阳帽等做好防暑。避免汗出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。

饮食起居

起居适宜夜卧早起,午间小睡。

大暑养心,情志养生保持心平气和,乐观豁达,适宜游泳、清晨及傍晚慢跑、散步、打八段锦等运动。

饮食养生要清热祛湿,省苦增辛,即少食苦味,多进辛味。可以吃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以低脂、低盐、多维生素为佳。

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可以适量食用葱、生姜、大蒜、洋葱等辛味佐食,可行气活血、发散外邪。

大暑民俗

01 吃“仙草”

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“吃仙草”的习俗。民谚说“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”,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。

02 饮伏茶
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。这种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免费给来往路人喝。

03 晒伏姜
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,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
04 喝暑羊

“喝暑羊”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。其中,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。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、营养丰富,

具有健脾益气、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,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。

05 吃凤梨

大暑期间,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,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。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“旺来”相同,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、生意兴隆的象征。

06 送“大暑船”

大暑时期,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,做“宅男”“宅女”,相反,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。“暑月游船”是当时的民俗之一。

旧时每至六月,士女云集。纷纷出门游船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

大暑至时,一年已过半,秋天也不远,适时停下奔波的脚步,在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里,品品夏味,听听夏声,觅得清凉,寻得清净。

愿您此夏长欢喜,此程皆美景,安然度盛夏,从容待秋风。

本文作者

水玲师傅

周易研习专家
Copyright © 2025 shenpow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