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及男女婚配,“年龄差” 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。生活里,有人纠结 “男大几岁才稳妥”,有人信奉 “女大男小难长久”,也有人觉得 “真爱无关年龄,只要三观契合”。到底相差几岁的婚配更易幸福?是遵循世俗约定的 “同龄人最优”,还是抛开年龄束缚随心而遇?这些疑问,不仅困扰着正在择偶的人,也让不少人对婚姻的 “适配性” 充满好奇。今天,我们不妨跳出当下的观念争议,从传承千年的易经命理角度,去探寻男女婚配年龄背后的传统智慧,看看古人是如何从干支、五行等视角,解读 “合适年龄差” 的门道。
三大婚配区域
中国的干支纪年,一般都把12年当作一个小轮回。所以在12岁以内的都算是同龄人,在这个范畴内极易产生感情,中国的绝大多数夫妻也都在这个年龄范畴以内,这是第一婚配区域。
如果相差12岁以上24岁以下,虽然是两个小轮回,但也在容易产生情感的范畴以内,这是第二婚配区域。
如果相差24岁以上,那就属于两辈人了,产生感情的机率就比较低了。如果有,也是忘年交、老少恋,或是有些客观因素而导致的,这是第三婚配区域。
了解完这三个大的婚配区域,那是不是就说明第一婚配区的比第二、第三婚配区域更容易婚姻幸福?其实不然!每个婚配区各有自己的特点。即便是相差12岁以内的第一区域,也不是所有的年龄都是合适的婚配,也有婚姻不幸的。
那么何种婚配才是幸福指数高的婚配?
传统观念--门当户对
从传统观念上来看,在中国古代并不十分在乎夫妻的年龄差距,那时主要看是否“门当户对”。旧社会有很多夫妻年龄差距都是比较大的,一般是男大女小,男女在第二个婚配区域的为多数,这是因为受传统观念与命理的影响。现代社会之所以婚龄差距缩小了,从一定意义上看,是由于提倡新婚姻观念,和讲究男女平等所致。不过门当户对也显得很重要,有相似的成长环境,有相似的价值观,才能更长久,不是么?
五行配合--天合地合
其实在传统婚配上,古人早就突破了这种“年龄平等”观念的束缚。命理上的天合地合与六合三合,就没有把年龄差距考虑在内,而是顺其自然,随缘而遇。
根据古人的概念,天合地合的婚配是上上等婚配,但他们的年龄差距却都很大。
比如1974甲寅年的虎女,要配1959己亥年的猪男,构成天干甲己合、地支亥寅合,两者相差15岁,属于婚配中的第二个区域。
现实中后两个区域的夫妻婚配也不在少数,比如刘强东与章泽天,相差19岁;金庸与林乐怡,相差27岁;李敖和王小屯,相差29岁。
至于年龄差距多大才是最合适的婚配,概括来看还是第二个婚配区域最为合适,这种婚配最为稳固长久。
在第一个区域内,也讲究合适的岁数,习惯上分别以三岁、五岁和七岁为比较合适。
所以看来,相差多少岁固然重要,但重点还看两人是否相合。当然这些都只是概括地从年上来看,如果能结合双方八字整体状况来看,那就更准确具体了。
星座查询 | 万年历 | 本命年 | 生日密码 | 本命佛 | 生命灵数 |
姓名测试 | 姓名配对 | 最佳配对 | 生肖配对 | 血型配对 | 血型与性格 |
智商测试 | 12星座性格 | 关帝灵签 | 观音灵签 | 欧洲星座 | 黄历查询 |
12生肖性格 | 苏珊米勒 | 唐绮阳 | 星座划分 | 星座日期 | 推背图 |